胃癌早期多是 “不起眼” 信号!这 6 个症状别误当胃炎拖成晚期
2025.10.27 众康体检中心 29次浏览
近期,#早期胃癌和普通胃病有什么区别 登上了热搜,很多人把胃癌早期症状当成 “老胃炎”“胃溃疡”,忍忍就过、随便吃药,直到疼痛加重、体重骤降才就医,却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在我国,胃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,每年新发病例超 40 万例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约 80% 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,5 年生存率不足 30%;而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,5 年生存率能达到 90% 以上!而普通胃病与早期胃癌的核心确诊方式,就是胃肠镜检测。
胃癌早期症状之所以容易被混淆,是因为它和普通胃病(胃炎、胃溃疡)的表现高度相似,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“差异点”:
普通胃炎或胃溃疡的疼痛多有 “规律性”—— 比如胃溃疡常是 “饭后半小时痛”,十二指肠溃疡是 “空腹时痛”,且吃胃药后能明显缓解;而胃癌早期的上腹痛,往往是无规律的隐痛、胀痛,可能在饭前痛、饭后痛,也可能半夜痛,吃胃药后缓解不明显,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加重。
吃多了、消化不良时,偶尔胃胀很正常;但如果近期出现 **“吃一点就胀”“全天都胀”**,甚至空腹时也觉得胃里 “堵得慌”,就要警惕 —— 这可能是胃癌肿瘤堵塞胃腔、影响胃蠕动,导致食物排空变慢的信号,普通胃药很难缓解这种持续腹胀。
偶尔吃太甜、太辣的食物后反酸烧心,多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;但如果反酸烧心变得频繁,甚至伴随 “胸骨后隐痛”(感觉胸口有烧灼感、刺痛感),且持续超过 2 周,要注意 —— 胃癌可能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,或肿瘤压迫食管下段,加重反流症状,别只当成 “老反流” 拖延。
夏天没胃口、偶尔不想吃油腻食物,很常见;但如果出现 “突然对以前爱吃的东西没兴趣”“看到食物就恶心”,甚至强迫自己吃后会呕吐,且 1 个月内体重下降 5 公斤以上,必须警惕 —— 胃癌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,还会释放 “抑制食欲” 的物质,导致短期内食欲骤降、体重暴跌,这是普通胃病很少有的表现。
如果吃了动物血、铁剂等食物或药物,偶尔拉黑便是正常的;但如果没吃这些东西,却反复拉出 “柏油样黑便”(颜色像沥青,发亮、黏腻),甚至大便带血(暗红色血,不是鲜红血),一定要及时就医 —— 这可能是胃癌肿瘤侵犯胃黏膜血管,导致少量出血,血液经过肠道后变成黑色,是胃癌早期很重要的 “隐性信号”,很多人会误以为是 “痔疮出血” 而漏诊。
普通疲劳休息后就能缓解;但如果近期总是 “莫名乏力、头晕、脸色苍白”,去医院查血常规发现 “缺铁性贫血”,且补充铁剂后改善不明显,要排查胃癌 —— 胃癌长期少量出血(比如黑便)会导致慢性失血,进而引发贫血,这种 “贫血伴胃病症状” 的情况,别只当成 “缺铁” 治疗。
如果上述症状中,你占了 2 个以上,且持续超过 2 周,尤其是本身属于 “胃癌高危人群”(比如有胃癌家族史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吃腌制食品、有萎缩性胃炎等),一定要尽快做这 2 项检查,别依赖 “症状判断”:
很多人怕胃镜 “难受” 而拒绝,但它是唯一能直接看到胃黏膜、发现早期微小肿瘤的检查 —— 现在无痛胃镜(静脉麻醉)已经很普及,睡一觉就能完成,医生会在检查时取 “可疑黏膜组织” 做病理活检,只要发现癌细胞,就能 100% 确诊。
提醒:即使症状不明显,胃癌高危人群也建议 “每 2 年做 1 次胃镜”,能最早发现 “癌前病变”(如胃息肉、重度萎缩性胃炎),及时处理就能避免发展成胃癌。
我国约 50% 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,它是导致胃炎、胃溃疡的 “元凶”,也是胃癌的 “1 类致癌物”。
如果出现胃部不适,可先做 “碳 13 / 碳 14 呼气试验”(无创、空腹 2 小时就能做),若确诊感染,需在医生指导下用 “四联疗法”(2 种抗生素 + 1 种胃黏膜保护剂 + 1 种质子泵抑制剂)根除,降低胃癌风险。
胃癌的可怕之处,在于早期 “不显眼”;但它的可控之处,也在于早期 “能发现、能治愈”。
很多人因为 “怕做胃镜”“觉得只是小胃病”,把早期信号拖成晚期,其实只要及时排查,哪怕真的是早期胃癌,通过 “内镜下切除”(不用开腹,创伤小、恢复快)就能根治,不影响正常生活。
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想起自己或家人有类似症状,别犹豫,赶紧把体检安排起来!早检查、早安心,健康比什么都重要。

超大规模
占地二十余亩,经营服务面积10000余平米

团队优势
为更好服务于每一个客户,中心构建专业资深运营服务团队和医护服务团队

专业保证
环境布局建立科学、合理、高效的健康管理标准化系统流程。

服务优势
以客户为中心,拥有专业的医师、国际先进设备、高质量的服务,7大服务范畴